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2023年04月29日 05:50   來源:經濟日報   莊貴陽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實質上是在生態文明發展范式下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其內涵主要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其一,降碳是實現污染減排與資源節約的關鍵。人類生產生活引致的碳排放與污染物排放高度相關,兩者減排和治理路徑也高度協同。因此,將降碳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與實施資源節約戰略的重要抓手,具有扎實的科學基礎與現實條件。只有加快構建協同有效的制度體系,提升降碳、減污、資源節約相關政策的協同效應,并重視優化能源消費結構、降低碳排放強度、促進技術進步等,才能不斷增強降碳對資源節約與污染減排的引領作用。

  其二,降碳、減污、擴綠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降碳、減污主要是減少人類對生態系統的過度或不合理占用,從源頭上降低污染物排放絕對增量。擴綠既強調通過做好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改善修復生態環境,增強生態系統自凈能力,也強調通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增強企業等參與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和內生動力。降碳、減污、擴綠,都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

  其三,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能夠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要緊緊圍繞實現高質量發展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是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的發展。綠色發展的目的是改變傳統的“大量生產、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模式,使資源、生產、消費等要素相匹配相適應,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統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只有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才能促進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僅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任務,也是今年要抓好的重要經濟工作,需要進一步探索相關實現路徑。

  以“雙碳”目標為牽引,積極穩妥推進降碳減污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將“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作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內容進行了部署。要以“雙碳”目標為牽引,積極為降碳減污工作創造條件,開展前沿的科技創新,探索有效的制度設計。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同時,要防止“一刀切”和“運動式”減碳,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加快建設美麗中國。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要落實好生態環境部等聯合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提出的重要任務舉措,將減污和降碳的目標有機銜接,加強源頭防控、突出重點領域、優化環境治理。通過多措并舉推動降碳減污,促進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我國富煤貧油少氣,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勢在必行。資源的有效供應和高效利用,有助于將經濟社會活動限定在資源環境可承受范圍之內,為自然生態系統留足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不斷完善國土空間規劃,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能夠強化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從而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重視自然財富、生態財富積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工業文明發展范式下,資本盲目無序擴張,極易超過生態系統承載能力,引發生態危機。僅靠技術進步和能源結構轉變,也無法有效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只有在生態文明發展范式下,物質財富的生產才能充分考慮生態承載力,自然財富、生態財富積累也才能被重視并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使綠色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之間形成良性互促機制。因此,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要求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ㄗ髡咔f貴陽 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生態文明研究所副所長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2023-04-29 05:50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_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_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_ぱらだ天堂中文在线
全州县| 宜阳县| 长宁县| 鹿邑县| 福清市| 丰都县| 黎城县| 西华县| 全椒县| 黄陵县| 文昌市| 永济市| 宁都县| 团风县| 沾化县| 萨嘎县| 琼中| 廉江市| 资溪县| 阿荣旗| 井陉县| 蓝山县| 龙山县| 军事| 错那县| 沽源县| 信丰县| 永寿县| 句容市| 平乡县| 崇州市| 合阳县| 沂南县| 安阳县| 安陆市| 安义县| 阳城县| 杂多县| 增城市| 外汇| 葵青区|